AI 工具 SeaArt 访问量破 3000 万,连续 5 月跻身全球 TOP5,成功经验何在?

海边的贝壳 AI问答社区 12

SeaArt连续5个月跻身全球AI生图TOP5:一套来自成都的“工具+社区”增长哲学

在AI生图这片红海,一个来自成都的团队用游戏思维打造产品,悄然超越国际巨头,他们的成功秘诀不只是技术。
2023年,AI生图赛道还被Midjourney、Stable Diffusion等西方产品主导。仅过了一年,这一格局便被打破——来自中国成都的SeaArt,不仅超越了众多国际知名产品,更在最近连续5个月保持全球AI图像工具网站流量榜前五名,月访问量突破3000万
令人惊讶的是,这一成功背后的团队并非来自科技巨头,而是几位有十三年出海游戏经验的“老游戏人”。他们用独特的“游戏思维”做AI产品,开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增长路径。

从内部工具到全球平台:解决真实需求的产品基因

SeaArt的诞生并非源于追逐风口,而是为了解决实实在在的生产需求。2019年,陈立和马飞创办了星合互娱,其推出的SLG游戏《小小蚁国》在2021年8月创下单月流水1300万美元的佳绩,累计营收超过36亿元。
游戏开发需要大量美术资源。当AI生图兴起时,星合互娱的美术团队尝试使用Stable Diffusion,但其配置需求和模型部署难度让只有10%的人能坚持使用。于是,公司内部开发了一套基于SD的云端管理系统,这就是SeaArt的雏形。
这一产品基因使SeaArt天生注重实用性和易用性。与多数AI工具追求技术炫酷不同,SeaArt从第一天就瞄准“全民级AI内容创作平台”的定位。当团队发现内部试用反馈很好后,便决定将其推向大众市场,于2023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。

“游戏思维”做AI工具:满足多层级用户需求

SeaArt最引人注目的特点,是它将复杂的AI技术包装成了简单易用的产品。这背后是团队深厚的游戏行业经验。
游戏行业出身的团队将“玩家心理”深刻理解应用于AI产品设计。游戏通常会设计一个“新手村”引导玩家入门,然后逐步解锁更复杂的玩法。SeaArt同样为不同用户设计了从易到难的进阶路径。
对于初级用户,SeaArt提供了“Swift AI”快捷工具集,将常用的AI图像功能如AI美妆、AI滤镜、黏土风滤镜等封装成独立应用,几乎覆盖图片处理各主要场景。用户无需理解复杂参数,即可快速上手。
对于中级用户,SeaArt降低了模型训练门槛。平台整合了SD的训练工具和打标功能,用户上传至少9张图片即可训练自己的Lora模型,整个过程简单到几乎“一键完成”。
对于高级用户,SeaArt在2024年3月上线了ComfyUI节点式工作流功能,允许用户通过节点连接精细控制生成过程。这一功能不仅满足了专业用户需求,还“筛选”出一批核心高阶用户。
这种分层设计形成了自然的用户转化路径:一个初级用户可能从使用官方AI工具开始,然后尝试社区精选应用,进而了解ComfyUI,最终从内容消费者转变为内容生产者。

“工具+社区”双轮驱动:构建增长飞轮

SeaArt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“工具+社区”的双轮驱动模式。这一模式构建了强大的增长飞轮。
工具属性吸引用户。SeaArt以AI生图为核心,但不局限于此,后续加入了AI小说、AI聊天、视频生成等功能,成为一个综合性创意平台。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降低了创作门槛,让普通用户也能生成高质量视觉内容。
社区属性留住用户。SeaArt建立了活跃的创作者社区,设置了创作者激励计划,对核心用户进行补贴、奖励积分。平台上有两种通用货币——体力用于日常创作,算力用于高阶模型训练,这套经济系统颇有游戏行业“免费+订阅+内购”的味道。
这种模式下,SeaArt平台上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创作生态:约5%的核心用户提供高级工作流与训练模板,中度用户衍生学习并创造新内容,轻度用户则消费和进行轻度二创。这种金字塔结构确保了内容的持续生产和流通。
结果是用户粘性显著提高。2024年4月,SeaArt的用户平均访问时长达到10分20秒,超过Midjourney的9分42秒。这表明用户不仅仅来使用工具,更在平台上进行探索和互动。

差异化全球策略:抢占小语种蓝海市场

在全球拓展上,SeaArt采取了与众不同的策略——避免与巨头正面竞争,先抢占被忽视的小语种市场
当大多数AI平台专注于英语市场时,SeaArt在推出初期就支持12种语言界面,包括中文、英文、日语、韩语、德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、葡萄牙语、印尼语等。这不仅是简单翻译,而是深度文化本地化。
例如,SeaArt通过结合大语言模型进行多语言翻译和优化,让各国用户都能用母语进行创作,即使不熟悉英语关键词的用户也能获得优质生成结果。
这一策略让SeaArt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市场突破。最新数据显示,SeaArt最大的市场是日本,贡献了约36%的访问量,其次是美国、巴西、俄罗斯、墨西哥等市场。在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兴市场的渗透率特别高。
SeaArt CEO马飞曾指出:“除英语外,还有80%的市场空间”。当竞争对手如Leonardo.ai直到2023年下半年才开始搭建多语言社区时,SeaArt早已抢占先机。

连续增长的技术与产品基础

任何产品的持续增长都离不开技术迭代和用户体验优化。SeaArt在这方面也展现出独特优势。
游戏行业对视觉质量的苛刻要求被带入SeaArt的产品开发。据团队介绍,游戏美术圈的标准极高,“像素偏一点,色彩差一点,玩家都能吐槽半天”。这种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使SeaArt在图像生成质量上不断提升。
SeaArt保持了较高的迭代速度。据报道,团队内部迭代速度达到一周一次。频繁的更新使产品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,不断优化用户体验。
SeaArt还完成了从内部工具到大众产品的平滑过渡。目前,星合互娱内部美术和运营团队的SeaArt使用率几乎达到100%,美术团队用其快速验证创意,运营团队则借此提升推广素材产出效率。这种内部广泛应用为产品优化提供了真实反馈环。

挑战与未来展望

尽管取得显著成绩,SeaArt仍面临诸多挑战。在营收方面,SeaArt与头部产品仍有较大差距。2025年8月的数据显示,SeaArt的月重复性收入为122万美元,而Midjourney达到4974万美元。
AI生图赛道技术变化迅速,商业环境也不断演变。例如,Stability AI最近收紧了商用条款,只开源了20亿参数的中等规模模型。对此,SeaArt表示有可能与Stability AI合作获得模型商用授权,同时也在积极研发自己的文生图模型。
面向未来,SeaArt团队认为AI产品的天花板远未到来。要成为杀手级产品,需具备三方面能力:出图速度与质量的硬实力、产品体验的优化、丰富的内容生态。而这正是SeaArt持续发力的方向。

结语:SeaArt成功的核心启示

SeaArt的成功不是偶然,而是一系列正确决策和执行的结果。其经验可总结为以下几点:
  • 解决真实需求:从内部工具起步,确保产品解决实际问题。
  • 游戏思维做产品:理解用户心理,设计自然进阶路径,降低使用门槛。
  • 工具+社区双轮驱动:不仅提供工具,更构建内容生态,形成网络效应。
  • 差异化全球策略:避开红海市场,抢占小语种蓝海。
  • 快速迭代优化:保持高频更新,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和质量。
SeaArt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AI产品成功路径——不盲目追求技术领先,而是深耕用户体验和社区生态,从真实需求出发,逐步构建竞争壁垒。
在AI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,SeaArt的经验表明,技术优势固然重要,但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社区生态的精心构建,才是产品持续增长的关键
随着AI技术不断成熟,我们有理由期待,会有更多像SeaArt这样的中国AI产品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。

回复

我来回复
  • 暂无回复内容

查看完整榜单
查看完整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