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设计师,我深切体会到AI工具已经不再是可选项,而是提升效率和创造力的必备伙伴。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行业的观察,为你整理了一份详尽的AI设计工具清单,并附上使用场景和建议,希望能帮你快速上手。
🎨 图像生成与概念创意工具
这类工具主要用于前期创意发散、概念可视化和高质量图像生成,是构思阶段的利器。
-
Midjourney:这款工具以其卓越的出图质感和高级的艺术风格备受设计师青睐,特别适合生成充满氛围感和艺术感的插图、概念图或营销素材。不过,它需要通过Discord操作,且生成数量有限制。适用场景:游戏概念图、品牌视觉海报、社交媒体插画。
-
Adobe Firefly:作为Adobe家族的一员,它与Photoshop、Illustrator等软件深度集成,非常适合需要进行智能编辑和生成式填充的设计师。比如,在Photoshop中,你可以用它轻松移除图片中不想要的物体或扩展画布。适用场景:摄影后期、平面设计中的图像合成与编辑。
-
DALL·E 3:由OpenAI开发,它在理解复杂文本描述和生成逻辑性强的图像方面表现出色,生成的图像与提示词的贴合度很高。适用场景:需要精确匹配文字描述的插图、信息图表元素设计。
-
Stable Diffusion:这是一款开源模型,本地部署后可以无限次生成,并且支持通过ComfyUI等工具进行精细化控制,适合喜欢钻研和定制化的技术型设计师。适用场景:需要高度定制化风格、大量尝试或研究AI模型本身的设计师。
✏️ UI/UX与产品原型设计工具
这些工具能直接将你的想法(文字或草图)转化为可交互的设计稿,极大提升界面设计和原型制作效率。
-
即时AI:这是一个能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快速生成可编辑的UI设计稿的工具。输入需求后,它能一次生成多张包含矢量图层、分层结构清晰的设计稿,并可以保存到即时设计平台进行二次编辑,对国内用户非常友好。适用场景:快速生成APP或网页线框图、高保真原型。
-
小摹AI(摹客3):作为产品设计平台摹客3的内置AI功能,它可以根据自然语言生成结构清晰的多页高保真设计稿,支持团队协作和二次编辑,甚至能一键生成前端代码,非常适合产品经理和UI设计师快速验证想法。适用场景:从0到1快速搭建多页产品原型,特别是需要团队协作和快速交付的项目。
-
Uizard:这款工具的特色在于能将手绘草图、文本描述甚至截图快速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原型。对于不擅长复杂设计软件的产品经理或初创团队来说,是验证想法的神器。适用场景:设计头脑风暴、低保真原型快速验证、非设计师创建界面。
-
Figma AI:Figma集成了多种AI插件(如Magician),可以直接在熟悉的操作环境中自动生成界面元素、文案内容,或对现有设计提出优化建议,能显著提升界面设计和优化效率。适用场景:在Figma工作流中快速生成UI组件、优化现有设计。
🛠️ 图像处理与增强工具
专注于对现有图片进行优化、编辑和处理,解决设计中的具体问题。
-
Remove.bg:几乎是人手必备的工具,能一键智能抠图,特别是处理头发丝等复杂边缘效果很好,基础版免费。适用场景:快速去除图片背景,用于电商产品图或合成设计。
-
Let’s Enhance:基于AI的图像放大和增强工具,能智能修复模糊的图片、提高分辨率,甚至为黑白照片上色。适用场景:提升低像素素材质量、修复老照片用于设计项目。
-
Palette.fm:一个非常方便的在线工具,无需注册就能使用AI模型为黑白照片上色,并提供多种色彩滤镜选择。适用场景:为历史资料或黑白摄影作品添加色彩。
🚀 其他专业设计工具
-
Logo与品牌识别:Looka和标小智等工具,输入品牌名称和风格偏好,就能快速生成大量LOGO设计方案和完整的VI手册,适合创业公司和品牌初期使用。
-
3D与素材:Lummi AI提供大量AI生成的免版权图片、插图和3D资产,可直接用于UI设计中。Runway ML则是视频创作者和动态设计师的利器,提供强大的视频编辑和特效生成功能。
-
色彩与灵感:Khroma能通过学习你喜欢的颜色,生成无限的颜色搭配方案,帮助设计师摆脱配色烦恼。
💡 如何选择与使用AI设计工具:4个核心建议
面对众多选择,你可以根据以下建议来构建自己的工作流:
-
明确需求:先想清楚你要AI解决什么具体问题。是创意发散?是提速重复劳动?还是完成特定任务?根据核心需求选择工具,避免贪多嚼不烂。
-
组合使用:没有哪个工具是万能的。可以将Midjourney(概念探索)和Stable Diffusion(可控生成)结合,或者用Uizard(快速起稿)和Figma(精细打磨)搭配,发挥各自优势。
-
掌握提示词技巧:对AI描述需求时,要具体、详细。不要说“帮我画个首页”,而是说“生成一个科技公司SaaS产品的登录页,包含导航栏、英雄区、三要素功能展示和客户案例区,风格要求简洁现代、主色为蓝色”。
-
AI是伙伴,不是替代者:当前阶段,AI生成的成果往往需要人工筛选、调整和优化。把你的审美、经验和对用户的理解与AI的效率结合起来,才能产出真正优秀的作品。
AI设计工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,核心趋势是更智能、更集成、更贴近本土化需求。希望这份工具清单能帮助你更好地将它们融入工作流程,将更多精力集中于创意和策略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