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大模型中的“Token”是什么意思?

小布丁 AI问答社区 6
在AI大模型中,Token(词元)​ 是文本处理的基本单元,简单来说,它就是模型理解和生成文本时使用的“积木块”。
为了让你快速把握全貌,下面这个表格清晰地总结了Token的核心要点。
方面
关键说明
本质
文本被拆分后的最小处理单元,是模型“词汇表”里的条目。
例如(中文)
单个汉字(“我”)、词语(“喜欢”)、标点符号(“。”)都可能是一个Token。
例如(英文)
完整单词(“apple”)、词缀(“-ing”)、标点(“!”)都可能是一个Token。
核心作用
将人类可读的自然语言转换为模型可处理的数字序列。
重要性
直接决定模型的上下文长度限制API调用成本生成速度

💡 深入理解Token

了解了Token的基本概念后,我们再来看看它具体是如何工作的,以及为什么它对大模型如此重要。
  • Token化:从文字到模型语言的过程
    将原始文本转换成Token序列的过程称为Tokenization(分词)。这个过程依赖于一个名为分词器的组件和一份庞大的预定义“词汇表”。分词器会尝试将输入的文本与词汇表进行匹配,找到最长可能的Token组合。例如,句子“我喜欢吃葡萄”可能会被切分成 ["我", "喜欢", "吃", "葡萄", "。"]这样一个Token序列,每个Token都有其唯一的数字编号。
  • 为什么使用Token?
    大模型不直接处理字符,主要基于效率考量:
    • 计算效率:处理几千个Token的序列远比处理几万个字符的序列高效。
    • 信息密度:一个Token(如“人工智能”)比多个单字(“人”、“工”、“智”、“能”)携带更丰富的语义。
    • 处理未知词汇:遇到陌生长单词时,可将其拆分为已知的子词Token,模型能据此推测含义。
  • Token的实用影响
    作为用户,Token会直接影响你使用大模型服务的体验:
    • 上下文窗口:模型能处理的输入和输出文本总长度,通常以Token数量计。例如,一个上下文窗口为4096 Token的模型,无法处理超过此长度的对话。
    • 计费方式:绝大多数商业大模型API(如OpenAI的ChatGPT、字节跳动的豆包)都按Token数量计费。费用通常区分为输入Token(你发送给模型的提示文本)和输出Token(模型生成的回答),后者成本一般更高。
    • 生成速度:模型的响应速度常以 Tokens/秒​ 来衡量。

📊 Token的经济意义

Token不仅是技术单元,也已成为衡量AI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。数据显示,2024年初,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约为1000亿,而到2025年6月底,这一数字已突破30万亿,在一年半内增长了300多倍。这股“Token洪流”精准地度量着智能服务的渗透深度和产业赋能的广度,标志着我们正进入一个由Token驱动的新纪元。
希望以上解释能帮助你透彻理解大模型中的Token概念。

回复

我来回复
  • 暂无回复内容

查看完整榜单
查看完整榜单